找到相关内容444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宗的菩萨成思想

    ,即坐道场,转法,度众生,谓如佛阿字门,一切法,初不生也。   (3)十行:即是十住后实相真明,不可思议更十番智断。破十品无明,一行一切行,念念进趣,流入平等法界海。诸波罗蜜,任运生长,自行化他,...

    明了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786344.html
  • 从六师外道的考证而说到般若与业力

    ,无父无母,无今世後世,无阿罗汉,无修无道,一切众生,经八万劫,於生死自然得脱,有罪无罪,悉亦如是,如四大河,所谓辛头,恒河,博叉,私陀,悉入大海,无有差别,一切众生亦复如是,得解脱时,悉无差别。 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1087105.html
  • 《高僧传》的史学意义

    必以智慧为根本,智慧必以福德为基础,譬犹鸟备二翼,一举万寻;车足两,一驰千里。   造佛像的起源,据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十八载,佛陀上三十三天,夏中三月不在阎浮提,优填王慕佛,以栴檀造佛像,舍卫国...

    路则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90387370.html
  • 荷泽显宗记溯源

    ,则其旨不明,如认指以为月,弃本而遂末,误认小乘二乘为大乘,法达禅师诵《法华》三千部,智通禅师诵《楞伽》千余遍,不能契旨,与义为仇,故宗教如车之两,相辅而行,不可偏废。达磨西来以前,教盛于宗,然不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1.html
  • 大乘佛法简易解

    于空疏,教离宗则流为杂沓。宗教如车之两,相辅而行,不可偏废也。   宗门行者参禅用功,除亲近善智识明白正当用功方法之外,仍须明白四乘境界之不同,与其用功方法之互异,方不至认小为大,走入歧途,无法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1988617.html
  • 论“大乘是佛说”的基本理念

    释迦本师“从得道夜至涅槃”一代时教中所有的声教,亦即佛陀语业“正教”;同时,凡经佛陀亲加印可的弟子说、仙人说、诸天说、化人说等,亦可视为“佛说”。除此之外,古今一切符合三法印标准的微妙善语,统归“佛法...

    净旻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2488639.html
  • 阿育王传(1-4卷)

    大将。能转法。如来所记智慧第一。唯除如来。一切众生所有智慧十六分中不及其一。但可略说。谁能尽其智慧之藏。王闻欢喜。即以百千两金奉施此塔。即时归命舍利弗。而作偈言。  解脱诸有结  名称满世间 于诸...亦如是   说是偈已礼上座足即升高座心自念言。有修多罗从佛闻者。有修多罗从声闻闻者。尊者迦叶即便问言。佛于何处最初说修多罗。阿难答言。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?鹿野苑中古仙住处。为五比丘三转法。此苦...

    安法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5088684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2)

    ,鲜能贯通,各立门户,互为倾轧,习宗者则执宗以非教,习教者则执教以轻宗,其实宗离教则堕于空疏,教离宗则流为杂遝,宗教如车之两,相辅而行,不可偏废也。   宗门行者参禅用功,除亲近善智识明白正当用功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9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1)

    一百二十年,有大开士于此树下演无上乘,度无量众,师具戒已,于此树下开东山法门,宛如宿契,明年二月八日忽谓众曰:吾不愿此居,要归旧隐,时印宗与缁白千余人,送师归宝林寺,韶州刺史韦据请于大梵寺转妙法,并受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60.html
  • 研律指南──印顺法师对《律藏》集成的探究

      研律指南──印顺法师对《律藏》集成的探究   释清德   一 前言   释尊的成正觉,转法,只是“法”的现证与开示。释尊是出家的,说法化导人类,就有随佛出家的;人多了不能没有组织,“依法摄僧”而成立的僧制,不只是有关于身心的修证,主要是团体的制度;这些法制称为“律”,梵语vinaya,音译为“毗尼”、“毗奈耶”。毗尼是依于法而流出的规制,等到僧伽日渐发展,终于形成与法相对的...

    清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3889830.html